福利資源介紹

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

詳細內容:

CCRA-2.jpg

 

 

 

 

緣起

緣起與組織

服務內容

重大災難救助

「重大災難」泛指:同一時間發生、突然、不可抗力、造成受影響之居民大量傷亡、基本民生需求無法於短期 (一週至一個月) 內回復之災難。以台灣為例,主要有地震、颱風、水災、瘟疫、土石流、乾旱、空難、車禍、火災等。而「重大災難救助」乃是針對此類受災者及處理災難現場之相關人員所提供之救助行動。基督教救助協會已在全台六個地區設立六組「1919先遣志工」團隊,形成一機動、互助的重大災難救助網。並常態性舉行「教會/社區防減災研習會」、「教會/社區地震疏散避難訓練」,期能透過災前預防的機制,降低災害所可譨帶來的傷亡。救助協會多年來參與國內外30個以上的大災難救助,包括921大地震、桃芝颱風、納莉水災、敏督利颱風、南亞海嘯、四川地震、八八水災、海地地震、日本三一一地震、菲律賓海燕風災、高雄氣爆、尼泊爾地震、0206台南地震、0708尼伯特風災、0206花蓮地震等。

click-5.jpg

 

 

 

 

急難家庭救助計劃

物價漲不停,薪水卻不斷倒退嚕,根據主計處調查統計,2014年1~11月扣除物價漲幅後,實質薪水倒退15年,實質平均薪資為4萬5,550元,低於1999年的4萬5,919元。受僱就業者有348.3萬人月薪不到3萬元,佔整體受僱者40%,等於四成上班族是月薪不到3萬元的「窮忙族」。而20歲到35歲之間的年輕上班族中,有近四成的人存款不到10萬元。

雖然政府近幾年已擴大對中低收入戶的補助,但對「窮忙族」,卻無能為力。這些經濟弱勢家庭因為收入少,平常或許還可勉強渡日,但一旦遇到天災、重大傷病、失業等意外,因不合於社會救助法規定補助的中低收入家庭標準,無法得到公部門補助,生計陷入絕境,而成為所謂的「急難家庭」。

為了幫助這些走不下去的「家」,基督教救助協會自2003年開始發起「急難家庭救助計畫」,籌募急難救助金,資助與關懷隱藏在台灣各個角落的急難家庭 (每月五千五佰元,一至四個月)。 至2019年10月,總計已救助與關懷12,945個急難家庭,超過13萬人次的志工進行6.4萬次的探訪。救助協會呼籲社會大眾能一起來幫走不下去的「急難家庭」,讓他們得到走下去的勇氣,擁抱希望的明天。「有了你,1919的愛才走得動!」

click-5.jpg

 

 

 

 

弱勢家庭兒童課後陪讀計劃

根據內政部兒童局調查,台灣至少有多達30多萬兒童生活經濟匱乏,屬 中低收入戶。其中又有超過10多萬名兒童過著高風險生活,他們的父母因沒有能力供他們參加校外課 輔班、才藝班, 也沒有人在下課後好好陪伴教導,導致許多孩子放棄學習,在外遊蕩,流連不良場所,造成社會隱憂。

為了讓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上,基督教救助協會從自2004年起推出「弱勢家庭-兒童課後陪讀計劃」,提供「弱勢家庭兒童」 (包括貧困、單親、外籍配偶家庭兒童) 免費參加課業輔導、品格教育、才藝課程與家庭關懷,讓弱勢家庭兒童的身心靈體得到足夠的餵養與關顧,同時使經濟情況較差的家長無後顧之憂,得以安心工作,進而改善家庭經濟與生活品質。
1919陪讀計畫自2004年起,至今已累計資助超過40,000人次的弱勢家庭孩子。2018年9月起有277班3,112名兒童接受課輔、品格教育、才藝課程與家庭關懷,另有77個多元才藝班。
認領國小學童,每班每名每月資助費1200元。
認領國中學生,每班每名每月資助費2000元。
認領多元才藝班,每班每月3000元。

click-5.jpg

 

 

 

 

1919食物銀行

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,2016年第三季底,我國低收入戶有143,635戶(259,831人);中低收入戶計116,196戶(678,539人)。即全台可以請領政府補助的戶數共259,831戶 (938,370人),約佔總人口3.04% ! 即以每日貧窮線以下人口佔其總人口10~15%來看,則台灣至少有7%的人 (即約160萬窮人)得不到政府補助,他們是我們所謂的「社福邊緣戶」!
為了救助生活在最底層的經濟弱勢家庭,基督教救助協會從2011年4月起,除原有已執行之「重大災難救助」、「急難家庭救助」、「弱勢家庭兒童課後陪讀」等服務外,再推出「1919食物銀行」!

click-5.jpg

 

 

 

1919旺得福計畫

基督教救助協會特推出「1919旺得福」計畫。盼望透過在各1919服務中心成立「1919旺得福俱樂部」,推展「健康促進五顧」(包括顧健康、顧關係、顧心情、顧家庭、顧信心)概念,提供長者身心靈群全人的關懷與服務。

click-5.jpg